首页>检索页>当前

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在研究能力提升

——评《选择改变:怎样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

发布时间:2024-04-26 作者:李泽林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2024年初,刘历红博士的又一新作《选择改变:怎样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正式付梓出版,这是作为一线学校管理者对教学研究工作的新推动、新思考,用她的话来说:“如果一所学校没人做研究,那这所学校一定很平庸。”也正是基于作者这一认识,和通过科研兴校、科研强师的追求,直面教师的行动指导诉求,通过深度访谈,归纳梳理,形成了这部作品。

为了保证研究的客观性与代表性,刘历红选择了东中西部的16位年龄不同、性别不同、学科不同、学段不同、影响力不同的中小学教师,围绕“你是怎样走上研究道路的”这一问题,对16位教师进行了深度访谈,了解他们在什么时间、因为什么事、由于哪些人、缘于什么契机,走上了研究的道路,最终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从这16位教师的故事中,我们可以进一步具象为一个教师成长为研究型教师成长的过程。我也相信,中小学教师在阅读中这本书的过程中,或许会能够看到自己的影子,找到前行的动力。

刘历红以16位教师走上研究道路发生的时间为序,以产生研究动机的动力为逻辑线索,搭建了全书的整体结构。前两章讲述了4位教师源自家庭和本科阶段的学习经历影响,后五章讲述了12位教师源自教研员引领、自我探索、学生触发、发展需要以及学校平台的助力,较为全面系统展示了一个教师从家庭到学校的成长之路、相关影响因素。最后,研究者从内在机制的角度,提出唤醒教师研究能力、助推教师走上研究之路的思考,对助力教师成为研究型教师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选择改变,主动走上研究道路,努力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不仅需要信念支撑,更需要行动能力。在我看来,这正是一本教师如何做研究的操作性参考书。

阅读《选择改变:怎样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我能够感受到了每一位教师在不同的环境中与不同人的互动过程。他们或是向爱琢磨的父亲学习,养成勤于思考的好习惯,或因父亲是教师而从小立志成为一名好老师,找到自己走上研究道路的内驱力;他们或是因为本科实习阶段做实验感受到研究的乐趣、或是遇到了导师严格的学术训练,毕业论文公开发表等,培养了良好的研究素养等,使他们能够破茧而出,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这些经历,是经验,更是如何成为一名研究型建设的成长过程。

选择改变:怎样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对研究的理解,能帮助中小学教师建立对研究的认识,从而调整认知片面带来的内在阻力或思维局限。在刘历红看来,研究的本质就是解决问题。这与她所从事的工作是有密切关联的。中小学教师做研究,不一定非要达到多高的学术研究层级,只要教师能不断解决遇到的课堂问题,让课堂越来越精彩,体验到教的乐趣,享受作为教师的成就感,让学生能体验到学的乐趣,享受作为学生的成长感,这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当师生的愉悦感相互促进时,就能碰撞、激发共同成长的快乐,就会促进课堂生态、教学生态、学校生态形成良性的生长态势。这是一幅美好的教育场景,也是研究的魅力所在。

20235月,教育部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围绕育人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问题,提出了5项重点任务14项重要举措,为有组织地持续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深化改革提供了遵循。教育改革的关键在教师,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已成为推进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如果你想让老师的劳动给老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到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这句耳熟能详的名言道出了研究对教师工作、教师生活的重要意义。恰如刘历红在“后记”中所言,中小学教师中蕴藏着巨大的研究潜能,因为研究自己的课堂,能改变一位教师,也能让一个班或多个班的孩子受益。在一所学校里,如果有多名教师研究自己的课堂,就能改变一所学校,就能让更多的孩子受益。如果有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教师走上研究道路,就能改变整个基础教育现状,能让这个国家和民族受益!

我想,这就是研究的力量,也是研究型教师的魅力所在。(作者李泽林系课程教材研究所教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